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耳科團隊率先完成手術機器人輔助人工耳蝸植入術。這臺手術在RobOtol耳科機器人的一體化手術室中進行,在手術機器人的機械臂操作下,電極插入耳蝸內。
據介紹,這一精細的過程此前為醫生徒手操作涂料在線coatingol.com。
這次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使該團隊在人工耳蝸植入微創領域進入國際領先行列。上海九院耳科專家吳皓教授指出,現代及未來人工耳蝸手術的核心內容是微創化、精準化,機器人輔助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正是這兩項內容完美結合的最佳體現。
據悉,植入人工耳蝸是為重度或極重度耳聾患者重建聽覺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操作空間狹小、操作精度要求高,使得植入人工耳蝸手術好比在“螺螄殼里做道場”。
吳皓告訴記者,即使是最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在植入直徑約0.4mm、長約20-30mm的電極時,也無法完全克服人體指端的不自主震顫和用力不均勻。這極其細微的震顫和推進時用力過度將對耳蝸內的精細結構造成損傷,影響術后聽覺重建的效果。
吳皓說,手術機器人由于具有震顫消除、微位移及力控等功能,使得上述生理極限有望得以突破。并期待機器人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接受精準化、個體化人工耳蝸植入。
據悉,2018年,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與巴黎公立醫院集團成立了中法聯合耳科手術機器人實驗室,致力于尖端技術的國產化與臨床轉化。
據透露,中法聯合耳科手術機器人實驗室,目前正緊密合作繼續新一代產品的研發。